手机:15610221888
传真:0536-7997667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潍州路与七马路西300米2777号
邮箱:sinolibang@163.com
发布时间:2022-04-28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海珍品特别是海参消费量迅速增加。北方沿海刺参的人工养殖随之兴起,短短几年间成为中国沿海水产养殖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疾病的爆发一直是限制该行业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腐皮综合征”是当前养殖刺参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该病发生率达 80%,遍及各养殖区域;传染性强,许多养殖单位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
一、什么是腐皮综合症?
该症也称“皮肤溃烂病”,“化皮病”,是当前养殖刺参最主要的疾病,危害最为严重。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被感染发病,但幼参的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成参,感染率很高,一旦发病很快就会蔓延至全池,死亡率可达 90%以上,属急性死亡。每年的季节交替时期是发病高峰,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也有发生。初期感染的病参多有摇头现象,口部出现局部性感染,表现为触手黑浊,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口部肿胀、不能收缩与闭合,继而大部分海参会出现排脏现象;中期感染的刺参身体收缩、僵直,体色变暗,但肉刺变白、秃钝,口腹部先出现小面积溃疡,形成小的蓝白色斑点;感染末期病参的病灶扩大、溃疡处增多,表皮大面积腐烂,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的胶体。研究发现患病刺参体壁组织病理变化首先是首先是表皮下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继而这些细胞聚集,形成皮下不规则的类椭圆形或圆形炎症反应区,然后大量炎症细胞发生浓缩和碎裂形成增生性结节,最后,产生大量上皮间的空洞和纤维样病变;同时也发现其管足、触手、内部肌肉、消化器官以及呼吸数等也都会发生组织病理变化。
二、腐皮综合症的成因
1、细菌性感染,常伴有病毒以及寄生虫的继发性感染。
经过活体显微镜检、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组织病理观察等综合分析以及病原学研究证实,导致疾病海参腐皮综合症中常见的 4 种病原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动性球菌、灿烂弧菌、恶臭假单胞菌。海参是底栖生物,长期生活在养殖池底部,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又恰恰都集中在池底。
2、由于海参机体虚弱所致。
我们都知道自然海区生长的海参发病率很低,主要是因为它可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能够吸收大自然中又不受任何污染的各种体内不能生成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体内始终保持一个营养平衡的状态,因而抗病能力就强而池塘养殖的海参则不同,由于放养密度大,其活动范围狭窄,可摄取并吸收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受到限制,尤其是自然海区最有利于海参生长的物质,海参不能及时吸收进入肌体,这就会造成海参营养失衡,再加上冬季温度较低,海参停止摄食,肌体虚弱给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3、由池内的藻类死亡所致。
当水温逐渐降低后,藻类就会大批死亡,从而沉于池底腐烂变质,又会滋生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当水温降低后,由于池内没有藻类的充氧作用和吸收功能,海参免疫力又处于下降时期,所以海参发生疾病就在所难免。
4、池内溶解氧缺乏所致。
池养参与自然海区生长的海参其栖息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冬春季气温低于水温,到气温逐渐超出水温, 就会产生表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池内水温分层形成。由于冬季潮差较小,水质循环受到限制,再加上海参粪便、残饵污染及藻类大量死亡腐烂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导致了池底层形成了低氧区和无氧区,导致海参体能及神经、消化、排泄等系统新陈代谢功能下降,抗病能力降低,海参发生腐皮病就不难理解了。
利邦化皮康 以养代治 以防代治
上一篇:如何增强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下一篇:利邦牧业——双增
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网站二维码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潍州路与七马路西300米2777号
电话:0536-8311277 0536-8311577 0536-7997667
传真:0536-7997667
邮箱:shandonglibangmuye@163.com
技术支持:潍坊启烨科技版权所有:山东利邦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9002854号-1